高处作业环境之消防安全
随着建筑、工矿、化工行业的发展,高处作业成为施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与火灾相关的安全隐患。为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立健全防火安全制度
动火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取得动火证:动火证必须注明动火地点、动火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没经过审批的,一律不得实施明火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和国消防法》和相关的施工安全规定,在一、二级动火区域施工,必须认真遵守消防法规,严格审批程序。一级动火作业审批程序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二级动火作业审批程序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组织拟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二、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评估
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这项评估应包括对潜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检查,如堆放易燃物、电气设备的安全性等。评估结果应该能够确定火灾风险的程度,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高处作业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
在施工现场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确保施工区域配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这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消防栓、喷水泵等。这些设备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并保持良好状态,以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救援。
四、高处作业现场起火物质种类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GB/T4968-2008《火灾分类》标准按起火物质种类分为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五、火灾险情处置
1.火灾处置的基本原则:
①先控制,扑灭
②救人重于救火
③先重点,后一般
④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根据灭火器的功能特性,扑救A、B、C、类火灾选用高效阻燃灭火器,高效环保,灭火级别较高;扑救A、B、C、E类火灾选用干粉灭火器。
2.火灾处置的基本要点:
①立即报告: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一旦发现起火都要立即报告工程项目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②集中力量:主要利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集中灭火力量在火势要延的主要方向进行扑数以控制火势要延。
③消灭飞火:组织人力监视火场周围的建筑物、物料堆放等场所,及时扑灭未燃尽飞火。
④疏散物料:安排人力和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料转移到按全地带,阻止火势蔓延。
⑤积极抢救被困人员: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要有熟悉情况的人做向导,积极寻找和抢救被围困的人员。
六、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带应当连接到稳固的锚点上,以确保在意外情况下,施工人员能够保持在相对安全的位置。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以提醒和限制其他人员的进入。
七、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高空作业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非常关键。施工负责人应确保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易燃物品按规定存放,并及时清理施工区域的垃圾。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八、消防演习和应急预案
在施工现场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应进行消防演习和应急预案的培训。施工人员应熟悉火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了解紧急疏散的路线和逃生通道,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步扑救。此外,应急预
案应明确指出不同紧急情况下的责任分工和行动流程,以便能够高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结语:通过严格遵守消防安全防护要求,可以保障施工现场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只有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并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每月开设应急厅(原安监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人社、住建、学历:电工、焊工、登高、叉车、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电工/焊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建安abc证、普工、特工、塔吊、信号,以及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提升等培训考试,更多详询谭老师13608881945(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