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之移动式脚手架
移动脚手架是一种在建筑、装修、维护等作业中广泛使用的可移动式临时工作平台。它与固定脚手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底部安装了脚轮(轮子),允许作业人员在不拆卸结构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左右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一、移动式脚手架操作流程
1.第一步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查与正确穿戴
①防护用品的检查
安全帽:安全帽帽壳、帽衬、帽箍、下颚带完好,有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安全带:安全带织带、安全绳、所有金属扣件完好,有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②防护用品正确穿戴
安全帽根据头型大小调整好帽箍,低头仰头不掉落,调整两侧组带,使耳朵位于前后带之间,确保贴合且不紧绷,下颚带扣紧后留一指空隙。
2.第二步设置警戒
进入移动式脚手架作业现场,先设置警示围栏,悬挂警示牌。
3.第三步移动式脚手架检查
移动式脚手架脚轮(万向轮)、立杆、扫地杆、上排纵横水平杆、剪刀撑、平台板、防护栏杆、挡脚板完好(或正常)。
4.第四步移动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由3到4人合作完成,首先搭设脚手架脚轮(万向轮),并锁死脚轮刹车保持稳定,然后搭设4根立杆、搭设扫地杆、搭设上排纵横水平杆、搭设剪刀撑、搭设平台板、最后搭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拆除按照先搭设后拆,后搭设先拆的原则完成。
5.第五步清理现场,
移动式脚手架完成操作后,清理好现场,防护用品、工用具归回原位。
二、移动式脚手架安全操作规范
1.1.操作人员、安装拆卸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操作证。 遵循相关安全法规和制造商的操作手册。
2. 锁定脚轮:任何作业开始前,必须确保所有脚轮(包括固定轮和万向轮)的刹车都已完全锁死!
3.水平稳固: 必须放置于坚实、水平的地面上;严禁在斜坡、松软、不平或有油污的地面上使用;必要时使用可调基脚调平,确保所有轮子或基脚都有效接触地面。
4.防倾覆装置:正确安装所有斜撑/剪刀撑!这是抵抗侧向力的关键。高度超过一定比例(如宽高比大于1:3或1:4,具体看规范和说明书)时,必须使用外撑杆、配重或与建筑物可靠拉结(拉结点需足够坚固)。
5. 防坠落保护:平台高度超过规定(通常≥1.8m或2m)时,必须安装完整的护栏系统(护栏杆、踢脚板)。
6.荷载限制:严禁超载!严格遵循制造商标定的最大工作荷载(包括人员、工具、材料重量之和)。平台上物料堆放整齐,避免集中堆放过高过重。
7.移动操作:严禁攀爬脚手架外侧!只能使用内置爬梯或斜梯,上下爬梯时保持三点接触(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在平台上作业时,身体重心不要过度外探。移动前确保平台上无人、无物,并解除刹车,由足够数量的人员(通常至少2人)在脚手架底部平稳推动,注意观察路径,避开障碍、坑洞、电线和人员,避免突然启动或停止,防止倾倒。
8.日常检查:使用前必须检查:结构件有无变形、裂纹、严重锈蚀;连接件(插销、卡扣、螺栓)是否完好、紧固;平台板是否完好、固定;脚轮是否转动灵活、刹车有效;护栏系统是否完整牢固。
定期进行更全面的维护保养。
9. 环境因素:大风天气(通常>5级风)禁止使用,或采取额外加固措施。避免在电力线路附近使用,保持安全距离。
三、移动式脚手架的应用场景
室内外装修(粉刷、贴砖、吊顶、安装管线);设备安装与维护(暖通空调、电气、管道、机械设备);仓库货架存取、清洁;商场、展厅、场馆的布置与维护; 影视舞台布景;短期、需要频繁移动的高空作业。
四、总结:移动脚手架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利器,但其“移动”特性带来了显著的倾覆风险。正确选择、规范搭设、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并进行有效监督,是保障移动脚手架作业安全的基础。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
我校每月开设应急厅(原安监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人社、住建、学历:电工、焊工、登高、叉车、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电工/焊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建安abc证、普工、特工、塔吊、信号,以及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提升等培训考试,更多详询谭老师13608881945(微信同步)。